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女性月经不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妇科疾病中月经不调高达80%左右。子宫和盆腔等器质性病变、人流药流、人为损伤及破坏子宫内膜等因素,均会导致月经不调。
临床调查发现,月经不调的患者与月经正常的健康女性相比存在更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概括为:阴阳寒温失度 (冬季室内温度过高燥热、湿热,夏季空调温度设置过低);动静失度(每周运动天数少、每天运动时间少、久坐、不运动);食饮无节(饮水量不足,吃蔬菜少肉类多、吃五谷杂粮少、偏嗜精细食物、饥饱失常等);起居无常(入睡晚、起床晚、睡眠时间不足、熬夜等);情志失调(悲伤忧愁、压力过度、劳心思虑过度、心烦易怒等);其他与月经不调发病相关影响因素还有婚姻状况、痛经等。在这些因素中,动静失度占据“榜首”。
运动量不足是首位危险因素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与月经不调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由高到低顺序为:每周运动天数>每天运动时间> 婚姻状况> 睡觉时间>悲伤忧愁> 痛经> 饮水量>压力过度>起床时间>吃肉类多蔬菜少>劳心思虑过度>睡眠不足>冬季室内温度过高燥热>饥饱失常>五谷杂粮少>实际睡眠>居住或工作环境燥热湿热>运动量少>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低>久坐>熬夜>偏嗜精细食物>心烦易怒>进入睡眠时间>不运动。
运动量不足,为啥会引起月经不调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脾主肌肉四肢,现代生活方式多为较长时间坐办公室办公,导致肌肉得不到运动锻炼,日久津液气血运行障碍,同时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及运化能力,致使气血不足、月经先后无定期等月经不调。
运动疗法,可治疗月经不调
坚持运动能够升阳气,益五脏,调情志,塑形体,强体质。适当的运动可以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月经不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腹部肌肉更加有力的伸缩,能起到按摩子宫的作用,如经常慢跑可以改善气血瘀滞,增强腹肌的收缩力,改善月经不调。
根据《全民健身指南》建议,每周最好进行有氧运动5~7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避免久坐,通过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