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一些日常工作,没什么特别的。”这是马慧主任在采访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身为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马慧的日常工作十分繁忙。身为医生,她要负责日常常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超声检查;身为业务骨干,她要兼顾医院重症监护室和呼吸重症科危重症患者的超声会诊工作;而身为科室管理的参与者,她则更要承担起年轻医师的带教,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以及科室管理和质控工作。
日常工作的繁忙,并没有打断她参与义诊活动的热情。但在她看来,今年超声科参与的大大小小 33 场义诊活动,自己则有 11 次奔赴现场,都是“平常应该做的,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
今年4月份以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按照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部署,积极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将易于掌握、便于接受的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到群众身边,将群众急需、适宜推广的卫生健康服务送到社区乡村,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医院超声医学科认真落实医院党委的安排,积极参与“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活动,深入社区、农村一线。除了医院周边社区外,还远赴聊城、淄博等地为几千名基层百姓义务送医问诊,为当地人民群众解决健康实际问题,受到了广泛称赞。

马慧(右二)与部分参加义诊的专家合影
而马慧主任口中的“应该做的”,则是早上 6 点就要启程出发,连续不断地给百余人进行超声检查,有时则要忙到下午 2 点才能吃上午饭。
对于有省级大医院专家到场的义诊活动,群众的参与热情非常高。“超声科主要负责肝胆胰脾肾,也就是腹部超声检查。”马慧主任介绍,考虑到义诊的条件限制,为保障图像质量及诊断质量,无论路程远近,他们都要携带便携式彩超设备到场。
“其实来就诊的还是老人比较多,其中不少人因为年老体弱,行动和交流起来还都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帮助他们。”每次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马慧和她的同事都要帮助病人完成起卧和正确的检查体位,一个上午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精疲力尽。在马慧主任看来,足够的耐心和对病人的关心是医生应有的责任心。
在一次社区义诊中,马慧在检查中发现一位中年女士肾脏体积偏小,实质回声增强,符合慢性肾损害表现,通过细致的问诊,发现她时常尿频尿急,感到疲劳,但她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带孙子劳累所致。出于对病人的负责,马慧在义诊结束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坚持陪伴她来到医院肾内科进行仔细的检查,使她及时得到治疗。慢性肾损害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一旦有所延误,很可能进一步引发肾衰竭,造成生命危险。

马慧主任给社区群众义务做超声检查
义诊活动的广泛开展,给当地群众送医到家,带来了福音,更增强了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随着活动的开展,“老熟人”也越来越多。不少曾在医院治疗过的病人,听说在家门口就能复诊,更是积极地前来问诊。不少患者见到马慧,都会热情地打招呼。
“每次看到义诊现场老百姓排队的情景,内心都充满了动力。能够为这么多群众服务,我们的工作也更加有意义。”马慧主任说。

义诊现场
半年来,随着医院“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义诊范围也在不断拓展。除了遍布医院周边社区外,还远涉长清、章丘、淄博、聊城等地,为当地居民带去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更多人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在偏远的村庄,百姓们看病比较困难,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跟随活动开展的脚步,在深入基层义诊的过程中,马慧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基层医疗条件的有限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带来了更多思考。”在解决患者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尤其是对科室诊疗流程的改进上,马慧都从义诊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我想我们应当更多地去考虑患者的需要,切实从实际出发,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优化我们的服务流程。”马慧说。
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也给了马慧与患者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交流中,她意识到,平时在医院的工作中,处理的疑难、复杂病例较多,逐渐对常见病、多发病缺乏重视。但在义诊中,马慧发现,老百姓所关注的恰恰多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通过进社区这种脚踏实地、务实的服务,才能发现和解决身边居民们的切实问题,指导医疗服务向更好的方向改进。”
“今后我会继续参与义诊活动,为更多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检查,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服务患者,也将医学知识更多地普及到基层群众。”马慧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