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援外日记》,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想起病人对我说的那声“谢谢” 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晴
我是第19批援塞舌尔中国医疗队的孙世宁,来自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名影像科医生。今天是我在塞舌尔工作的第120天。
今年5月12日,我们乘坐飞机抵达了位于印度洋上的非洲岛国塞舌尔。一落地,我们立马就整理医疗队所带的资产,保证所带的医疗设备与我们一样安全到达。随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报到了,因为我跟同事们都想尽快承担起这里的工作,以解医院人手紧缺的燃眉之急。

孙世宁
塞舌尔的诊疗流程跟国内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医生和患者都习惯先做检查,任何疾病都需要依据检查结果再进行下一步的诊疗。所以作为影像科医生的我,不管多晚都会认真给病人做完检查,好让他们安心看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假日后的值班,整晚都是各种外伤、肚子疼的病人,常常是这边在做腹痛超声的时候,又接到要写外伤CT报告的电话;刚处理完外伤CT报告,又有怀疑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要做。我经常忙到脚不沾地,第二天手疼、腿疼。但是只要能更好地为非洲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尤其是想起病人对我说的那一声声“Thank you”,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

有一次凌晨4点15分,一位病人因为一直腹痛,而且有持续增大的脐疝来医院就诊。接到电话后,我立马起床,开启机器,在接诊台等候。当做超声检查时,我发现病人不光有脐疝,腹腔还出现了大量积液,胃肠道积气也很多。我意识到病人可能有其他并发症,因此我主动联系值班医生,又给病人做腹盆CT强化。果然不出所料,病人此时已经因为脐疝导致肠梗阻,情况十分危急。由于我迅速做出了影像学方面的诊断结果,让临床医生能够及时给病人做手术,挽救了病人生命。
转眼间,四个月过去了,我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书写的CT报告将近600份,X线报告约2000份,接诊超声约1500人次,完成了肠梗阻、肺栓塞、肺结核、颅脑重度损伤、大面积脑梗死、各部位骨折等多种疾病的诊断。

“有志者事竟成”,因为援外医疗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面对再多的困难,我都会咬紧牙关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好援外医疗队的工作。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保一方健康,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也祝愿万里之外的祖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