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预约咨询:400-889-7067 地址:济南市段兴西路4号

《健康报》“隔绝术”巧解动脉瘤破裂风险

作者:通讯员 王瑗瑗 谷宏光 特约记者 郝金刚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23-09-21 14:22:06

image.png

近日,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及介入科团队在局麻下实施单开窗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主动脉瘤隔绝术,为患者拆除胸主动脉瘤这枚“定时炸弹”。

患者因脑积水入院,需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进行胸主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巨大胸主动脉瘤,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将危及生命。于是,医生暂停手术,将患者转入血管外科治疗。

目前,主动脉瘤治疗有两种方式:传统开胸手术和血管腔内隔绝术。前者创伤大,恢复慢,影响患者脑积水治疗;后者创伤小,恢复快。该院手术团队综合研究后,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决定行血管腔内隔绝术。

“胸主动脉瘤破裂是血管外科非常凶险的急症之一,腔内隔绝术的治疗是将覆膜支架放置在病变的血管腔处,使血液从覆膜支架中流过。而动脉瘤壁被隔绝于主动脉血流之外不受冲击,避免破裂,这就是‘隔绝术’的原理。”介入科主任张绪平解释,这种手术是先在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处做3毫米左右的小切口,经股动脉入路将造影导管插入至主动脉弓处造影,利用造影影像导引,在X线透视下将覆膜支架放置在主动脉病变的靶区域,调整角度释放覆膜支架,使血流与瘤腔隔绝,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该患者瘤体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太近,锚钉区不足,需在覆膜支架上开窗,以保证支架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手术的难点在于对开窗位置的精确度要求极高,术中一旦释放,就难以调整角度。因此,医生必须在释放前精确预判位置及角度,使开窗与锁骨下动脉开口位置精准重合。否则,患者面临残疾风险。血管外科杨文东主任团队与介入科张绪平主任团队经术前充分讨论评估后,制订了一套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医生先应用高压注射器造影,测量影像上的瘤腔大小及距离左锁骨下开口位置,再将覆膜支架开窗,最后释放。造影显示,支架位置精确,未出现造影剂内漏,锁骨下动脉未被覆盖,达到满意效果。

患者恢复良好,术后8小时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

走在前

开新局

x